為何物流運費上漲難?中小物流企業的出路在何方?
去年史上最嚴的9·21運輸新政落地后,物流業受沖擊最大,超載受限,物流運輸成本上升,物流企業因物流政策、場地租金、人工費用、燃油費用、中轉費用等因素導致其經營成本一直在上升,物流運輸價格似乎已無可降之余地。
都說物流成本一再上漲,運費卻漲不上去的主因是市場競爭和價格戰,但是通過低價搶占的市場真的是長久之計嗎?運費應不應該上調?為何運費上漲難?物流公司的難言之隱到底在哪里?
怪象:物流成本高漲,為何運費難漲
即便物流成本年年上漲,而物流運輸費卻鮮有上漲趨勢。這一觀點得到業內大佬支持。因為啥?
很多中小型物流公司不靠運費賺錢,而是靠代收貨款量掙錢,拼命壓低運費,導致死了一批小的弱的,大的物流公司是靠運費掙錢維持,高服務高價格。
運價漲不上去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和價格戰,整個經濟形勢不好,消費量跟不上,沒有這么多的貨要拉,但是還要養活這么多的物流人員和車輛,所以在貨拉不滿的情況下,物流企業只能互相競價:你出2元,我要1元,他出0.5元。
而且,專線比網絡型物流公司成本低,個體戶比專線成本更低,所以會出現同樣的目的地和服務,收費標準也有很大的差別。
叫屈:新政導致“一車少賺千元”
2016年落地的“9·21新政”,被稱為“史上最嚴運輸令”,它給物流界帶來的震動延續至今。
一物流業人算過一筆賬,“新政要求貨車限重49噸,比以前少了6噸;限高4.2米,比以前少了0.3米,一輛車少了十幾立方米,假如運貨到廣州,一車少賺一千多元呢!
按理說,成本上升,運費會隨之上調,但事實相反。
不同區域對新政的執行不一樣,比如服裝的運費一公斤上漲約0.2元,但是大部分運費是沒漲的,為啥?因為物流公司間的惡性競爭,漲不起來。
“9·21新政”主要影響的是長途干線運輸,省內零擔物流受影響次之,但會帶來整體運輸費用的上漲,有聯動性。
探因:高成本誘因,場地租金年漲10%,司機月薪8000元以上
政策、場地租金、人工費用、燃油費用、中轉費用等,是左右物流成本上漲、進而運費上調的誘因。場地租金和人工費也在逐年攀升。場地租金一般是按照每年10%~15%遞增,每年都在增加;半掛車司機的月薪在8000元以上,裝卸工工資在3500元以上。
“過去省內零擔企業缺乏管理人員,只有基層搬運工,再靠過去粗放式的管理已經行不通,F在物流公司已經大量招聘管理崗位,一個管理崗位動輒月薪七八千元,這些都導致物流用工成本上升!
“此外,物流企業開始嘗試智能化運作,系統升級,場地分揀設施落地,車輛投入,這些最終都會反映到價格上。過去打價格戰的年代已經過去,公路運價應該回到正常時代,漲價能帶來服務的提升和風險的降低!
物流行業的各種成本在增加,像土地成本、管理成本、運價、工人工資都在上漲,過橋費也沒減少,所有東西都在漲,物流公司利潤就越來越薄。
癥結:企業合作,資源整合
中小物流企業很難依靠自身實力獲得融資授信。 物流公司墊資有壓力,運費沒錢付,結算不方便。缺少運轉資金,業務難擴展,優質貨源難承接,結算不方便。中小物流公司很難做大。
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方面的問題,大腳掌新推出了【找金融】服務。大腳掌物流金融合作方——金靈貸,正式開啟。你發貨,我代付,按日付息,隨借隨還,結算方便,是解決小微企業資金運轉壓力的絕密武器。發貨就找大腳掌,結算就用金靈貸。
上一篇: 當前為第一篇 下一篇: 當前為最后一篇